第1006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孩子爸没回来,罗青羽的日子也不无聊。有孩子呢,而且是三个,想清静一会儿都难。
公婆有朋友要招呼,每天轮流过来陪一阵孙儿们。要么就是婆婆带着保姆、安保过来,把孩子们推回崔家院子见一见自己的老朋友。
儿媳妇就不要过来了,省得大家心惊肉跳的。
既然是老朋友,很多事情不必说得太清楚。既然崔家二老让儿媳妇不用来,其中必有缘故。反正,有三位活泼可爱的小盆友在,老人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至于罗青羽,眼睁睁看着婆婆把自家的三个小宝贝推走了,有点挂心怅然,并不是很担心。
要说这世上最疼她孩子的人,除了自己夫妻,便是家里的这些长辈了。娃娃学步时摔一跤,疼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些长辈,慌里慌张地呵护着。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所幸,长辈们对孩子们的宠爱有分寸。爱可以有,但不会过分宠溺孩子。
所以,婆婆把孩子推走,罗青羽很放心,乐得清闲一天。
小汤圆怀孕了,每天清晨过来陪她带孩子,学习如何做好一对称职的新手妈妈。阿盖每天清早陪她过来,然后和管事的去了新农场视察和摄影。
对阿盖而言,视察是工作本分,摄影纯属爱好,劳逸结合两不误。
而在新农场,有程助理长居于此料理杂务,每天在工作群里汇报进程。钱到位了,工作人员也陆继到位,农场里的绿化环境日新月异,变化很快。
从大谷庄调派过去的人员,之前还一直嚷嚷每天必须回来住,随着环境的好转,渐渐地就没人说了。
再说说幼儿园,正在建造之中。
这个不着急,慢慢建,稳稳建,务必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还有供家长们暂住的居所,如果不想成天跑来跑去,也可在农场里住下。
每周回一趟家什么的,怎么方便怎么来。当然,这些都要收钱的。
罗青羽在群里发布消息,广而告之。
目前,嫂子夏槐第一个报名,“反正你哥满脑子的破案破案,离了破案就像鱼上了岸,只有等死的份了……”
不缺钱的家庭,总有一些别的缺失,比如夫妻之爱,父母之爱啥的。
当然,夏槐只是发发牢骚,并不是真的跟罗哥吵架。他忙于工作不着家时,做妻子的难免有怨气。当他回家了,妻儿的气便消了,继续一家和睦恩爱。
哪一对夫妻没说过赌气话?罗青羽很配合地骂了老哥几句,然后让小汤圆把嫂子的名字登记在册。
让孩子到农场的幼儿园上课,是经过夏槐和罗哥商量的。
自家妹子在农场里开幼儿园,当然是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深得夫妇俩的欢心。罗哥说了,娘仨平时住在父母家,他逢周末或者一有假期便来探望。
有妹子家的健康饮食,有妹夫家的安保环境,他在外边工作更安心。
另外,杨雨嫣也发来信息报名,她有孩子了,目前正和孩子爸杜韦昌吵架。一方坚持让妻儿呆在自己眼皮底下,一方坚持回山里的杨氏小筑休养生息。
有了孩子之后,杨雨嫣仍处于工作状态,需要在外边奔波劳碌的活儿全被分派出去,她在家处理一些简单公事即可。
孩子爸不希望她过分操劳,杨雨嫣之所以顺从,是因为理亏。

她是一个粗心大意的新手妈妈,不知道自己怀孕了,仍到外边出差忙碌,直到昏倒送医才知道这个喜讯。
虽然孩子没事,可把夫妇俩吓坏了。为了孩子,杨雨嫣只好退居二线,在家办公。得知罗青羽的农场有幼儿园,当然要积极参与。
孩子年幼,最容易得病。
她尤其担心自己身上的毛病遗传给孩子,阿青和丁家娜娜都是有特殊本领的人,把孩子送到她俩的身边,她很放心。
可是,杜韦昌并不知情,这便是两人吵起来的根源。
杨雨嫣把自己以前患病的事告诉他,没有过多的描述,只说山里环境好。又有农家和阿青精心培植的各类食材和养生药膳护理,孩子和成年人都能受益。
好说歹说,才让杜韦昌勉强同意让孩子进农场幼儿园的事。
前提是,她得随孩子一同去。
这是要她回归家庭的意思,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杨雨嫣同意了。把重担卸给信得过的人身上,她在家也可以关注和了解杜氏和大鹏公司的发展方向。
等孩子们长大一些,她便可以重返职场。
另外,顾一帆也报名了,他的农庄离罗小妹的农场近,报名是毫无悬念的事。艾达现在休产假了,在城里偶尔处理一下慈善的琐碎事,再无闲事挂心头。
而艾达的弟弟以及父母,都在顾家的农庄里忙碌,小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谷展鹏和吴云霞看到群里的消息,感慨阿青过分了,埋怨这幼儿园开得太晚。他们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无福参与她这次的便民计划。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谷庄。
是口口相传,她并未在村群里宣布,随便人们信不信。有些不务正业,但在这两年结婚的小年轻们纷纷报名,给自家孩子争一个名额。
仅限大谷庄的孩子报名,不招收外村的孩子。
这一决定引起曹冰、谷天凤等人的强烈抗议,他们在谷展鹏公司上班,知道的事比外人多。看在大家是熟人的份上,罗青羽同意给他们开了一次后门。
条件是此事不可外扬,她是大谷庄的村民,有事好商量。若招收外村人,人多了,心思杂乱,将来铁定麻烦多多。
为能一劳永逸,所以不招收外村的孩子。
还好,外村的人只是听说大谷庄有人开幼儿园,很多人家一笑置之,并未当真。
就算是真的,他们也不会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幼儿园上课。
村里的孩子,一般都送去城郊的幼儿园就读,家长天天开着电动车或者摩托车接送。在乡下开幼儿园的人,多半是资金不足,不得已而为之。
这种教学质量,哪有家长放心?
甭说农村幼儿园了,就连谷展鹏那次宣布的增资入股,始终有很多人家不参与。据乡民们说,连阿青都不敢担保赚钱,谁敢投资?
有在大鹏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告诉自己村里的人,阿青也是大鹏企业的股东之一。
那就更不能投了,她和谷展鹏是同一个村子的人,两人是不是合谋算计村民们的钱也未可知。
最安全的投资,是什么都不投资。
因此,除了大谷庄,其余各村都有好些人没投。如今,谷展鹏给的期限已经过去了,就算有人反悔也于事无补。
总之,此举是对是错,让时间来证明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