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警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默良久,姜朝闷闷地开口,“以后别这样,我虽然比你差点,能力却不弱,足够自保。”
今天这次只是大意,他没有想到会有人直接把刀甩过来。
“遇到下次,我还是这么做。”
“你个……”憨憨。
姜朝想骂人,考虑到自己打不过,只能把后两个字咽到肚子里。
良久,无力地开口,“你有没有想过姑姑,想过嫂子和侄女,还有大牛他们?”
自己人嫌狗厌,家里又即将有个小的,即使死也能无牵无挂,可老二跟自己不一样。
“想过,”黄老二的脸色沉了下来,认真开口,“为了他们,我会努力保护自己性命。”
还不等姜朝高兴,就听他继续说到,“但是,男儿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明明有能力救却看着你倒在地上,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你……”
姜朝很生气,却知道改变不了老二,最终,决定自己妥协,“算了,我以后待在营帐出谋划策整理粮草,不出去了。”
不管是苏清还是方翰,都把姜朝定位在儒将这个位置上,并不太希望他出去战斗。
然而,甘丹嚣张到猖狂的姿态,彻底激起他的血性,每次战斗都没有落后于人。
他的身体素质好过绝对多数士卒,身手也灵活,却终究没有到离谱的程度,应付不来一轮又一轮的围攻。
“也行,”黄老二并不怎么在意这事,“出谋划策确实更适合你。”
不是说姜朝战斗不行,而是武力比计谋稍逊一筹。
“嗯!”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姜朝虽然有些不甘心,却也没敢再折腾。
谢氏来的第一时间,他就收到消息,当即嘀咕出声,“她怎么来了?还把小六一起带过来?姑姑怎么想的?”
抱怨几句后,立刻去接人。
谢氏一路都很顺利。
有人暗中保护,再加西北战场紧张,风声鹤唳的官员们生怕被迁怒,纷纷加大治安,非常太平。
“幸好带了棉衣,”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谢氏忍不住搓手,“这边可真冷。”
“以前只是听说西北天气恶劣,”随行侍女出声附和,“到了这边才知道,风跟刀子似的刮人,脸都要开裂,也不知那些将士如何忍受。”
“车厢有润肤油,你们一人拿一盒,抹在脸上,别回头真的冻坏了脸。”
“谢夫人赏赐。”
谢氏还想说什么,就听到踏踏的马蹄声,凝眉远眺后,才发现来人是姜朝,顿时,松一口气,“姜朝,怎么是你来,我相公呢?”
“老二去甘丹探查还没回来,嫂子先跟我回营,这说话不方便。”
“成!”
谢氏的到来,引来无数将士的围观,他们真的非常好奇营地怎么会出现女人。
姜朝和黄树的营帐并没有与别人挨一起,为方便出去设在最北边,有自己的人马和班底。
“参将,这几位是什么人?”
“你们将军的夫人,称呼她为嫂子就行。”
听到这介绍,整齐响亮的喊声瞬间响起,“嫂子好!”
“你们也好,”谢氏被这群人逗笑了,“自家人不用客气,该忙什么忙什么。”

说着,吩咐旁边侍女,“把咱们带来的金疮药拿出来,一人一瓶,给这些兄弟防身。”
“谢谢嫂子。”
人群沸腾起来。
黄树和姜朝的身份并没有隐瞒,都知道他们与谪仙的关系。
他们不是没想过从两人手里掏出点仙庄的好东西,可惜这两人来的时候并没有带什么。
所有人得到金疮药的第一时间,死死捂住,然后小心地藏在怀里。
见状,姜朝轻咳两声,“好处拿到了,赶紧去干活,嫂子风尘仆仆过来,弄点热饭去。”
“参将说的对,属下就去安排。”
说完,还机灵的把人群驱散。
谢氏嘴角的笑意一直没消失,“他们是一群很可爱的人。”
“全是滑头,看到好处比谁跑的都快,”姜朝对自己挑的人很满意,“不过,心思却是好的,战场上都是最可靠的兄弟。”
闻言,谢氏立刻打量一遍姜朝,顿时张大嘴巴。
人消瘦了,皮肤也变得粗糙,却更加坚毅稳重,也没了以前那层浮躁。
“变化真大!”
也不知道自家相公是不是一样?
闻言,姜朝不以为意,“历经生死,若是没点变化也说不过去。”
“姥看到肯定会很骄傲。”
“她才不会。”说到这个话题,姜朝开始别扭起来。
也唯有这个时候,能看到以前的影子。
少顷,谢氏问出自己最关心的话题,“姜朝,我相公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
“这段日子,甘丹的动作一直很古怪,虽一直进攻,却每次都草草收场,就像故意敷衍,老二去探查原因,已经三天,应该快回来了。”
明明知道不对劲,却始终找不到原因,这种感觉真的很抓狂。
忙活近一个月,却始终找不出头绪,现在也只能期望暗卫能找出一些端倪。
“原来你也不知道。”
谢氏有些失望。
闻言,姜朝摸摸鼻子,不敢接话。
须臾,转移话题,“嫂子,家里怎么样?”
“一切顺利,你爹娘也很好,古大夫隔几天就会诊脉,孩子很健康,还有一件事,”谢氏神秘笑一下,压低声音开口,“暗三成亲了,还把名字改成祁凡。”
“暗三成亲?”姜朝滚动下喉咙,讶异地问,“暗卫还能成亲?”
“他又不是暗卫,圣上早就把人送给咱家,暗卫那套规矩管不住他。”
“可是……”
姜朝心里依旧有顾虑。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谢氏确定周围没人后,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解释,“娘说圣上是聪明人,不会做这种搬自己石头砸脚的事,以前安插探子是因为咱家没把柄,现在小三小四在京城……”
“帝王心深不可测,不能这么轻易相信,”姜朝不依旧非常警惕,“自古伴君如伴虎,还是防着点比较好。”
从京城那件矛盾闹出来后,姜朝的想法就变了:天子这种权柄滔天之人,永远都不能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