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离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初六,延恩候杨文病了,宫中太医来过之后,怀疑这个病具有传染性,正月初七,杨家小娘子纯熙也出现与哥哥相似的症状。
当天,宁王府决定,将延恩候兄妹送到城外的庄子上去,同时,为了避免承恩公也感染,将承恩公杨武打发去了山上。
忠义夫人哭的几度晕厥了过去,这两个孩子可是她从小眼珠子一样疼爱长大的,虽然这一二年,纯熙住在宫中,见面的时候少一些,但阿文还是会经常见面,感情上,一点都没有淡。
怎么这么可爱的两个孩子,居然要受这样的罪呢?
“瑾娘,你就让我去照顾两个孩子吧,他们那样小,我不放心啊!”
这件事,瑾娘和小六做出决定之后,为了避免消息走漏,没有对任何人说,就连杨大娘也不知道,这会子瞧见杨大娘这样,瑾娘心里还是很不落忍的。
然而,就算杨大娘担心,她也不能说。
她本来打算动员杨大娘,让她去照顾两个孩子的,谁知道,杨大娘竟然自己提出来了。
瑾娘很是感动,这才是真情啊!
“大娘,既如此,就要偏劳您了!”
晚上的时候,三辆马车,将一众人送出了城去了庄子上。
对此,所有的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谁都知道,延恩候和纯熙小娘子虽然不是忠义夫人的亲人,但却是忠义夫人一手带大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太后在宫中已经哭成了泪人一样,说是杨家统共就只剩下这么一点血脉了,要是有个一差二错,可怎么得了之类的话。
皇帝不胜其烦,为了让太后安心,皇帝安排了一个太医常驻庄子上照顾两个孩子,又将忠义夫人封为四品夫人,并给下许多赏赐,表彰杨大娘的忠义气节。
对此,没有人羡慕嫉妒,这可是会传染的病呢,说不定照顾人的人也就感染上了,没见王府中贴身服侍两个孩子的人也都已经被一起送到了庄子上去了?
赏赐什么的虽然重要,但是命更重要啊!
到了正月初八,京城里又有几家的孩子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而这几个孩子,正好与阿文都是一个书院读书的。
一时间,过年的气氛被冲淡了很多,家家户户都担心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孩子在书院里读书的人家,更是害怕的不得了,唯恐自己家的宝贝疙瘩也被感染。
好在,也只有这么几个孩子病了,接下来的几天,其他人家都没有出现症状,这才让京城里的大部分人都放松下来。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根本就不是生病,而是中毒了,为了避免有人怀疑,小六安排人给其他的几家孩子也下了毒。
这种毒,并不会死,就算什么药都不吃,一个月之后,也会痊愈。
有了这一个月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正月十一的时候,一个让小六十分惊讶的消息传到了宁王府,五皇子,皇帝过年的时候才册封的瑞王殿下病了,正是感染了疫病,据说是之前与书院的学生有过接触,这会子才堪堪发病。
对此,小六嗤之以鼻,没想到,自己随意弄出来的这样一个理由,居然还被有心人给抓住利用上了,当真是可笑至极。
以前倒是没看出来,那位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五哥居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呢。
不过,这话他肯定不会说出来,这种时候,各凭本事便是,左右,这天下就是这几位的,谁抢到了都行!
如果五皇子有这个本事,当然也可以成为下一任的太子,将来的天下之主!
正月十五之后,京城里各处的买卖和铺子都重新开张了,万盛和酒楼、玉器铺子、玻璃铺子也都如期开始恢复营业了,只是,老客户们发现,其中多了许多生面孔。
不过,也没有人太过在意,毕竟,每一年总少不了新人来旧人走,这也很正常。
而此时,一些人正在分批朝着兴城的方向出发。
正月十六,小六带着瑾娘入宫谢恩,谢恩之后,他们就该回兴城去了,而与他们一同出发的还有其他需要就藩的皇子。
果然,三皇子、四皇子、七皇子、八皇子都入宫谢恩。他们的脸上都不是很好看,尤其是到了皇宫知道五皇子感染了疫病,已经去庄子上修养的消息之后,面色更是不好看的很。
至于二皇子,还是称病不出,据说,已经病的奄奄一息,根本连床都起不来。
便是太医都说,二皇子如今不过是磨日子罢了。
如此,二皇子暂时就不用去封地,而是要留在京城里,而五皇子也要等到病痊愈之后才会离开京城去封地。
这一次,这两位并不会与他们一起出发离开京城。
宫里养出来的孩子,有几个是好相与的,又有几个是真心愿意在这种事时候离开京城的?
如果说,一个月之前,没有几个人意识到太子可能永远回不来的话,现在这几个成年的皇子也都已经意识到了,太子应该出事了,而二皇子的病恐怕也不是真的。
可是,他们却不能不走,甚至,他们已经后悔,为什么疫病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他们不像五皇子那样,也宣称生病呢?
只现在后悔却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势必要离开。
离开了御书房,小六等人又去了太后的宫中,太后却睡着了,他们只在宫门口磕头之后就离开了。
马车上,瑾娘问:“皇祖母真的睡着了吗?”
这似乎有些不对,皇太后平日最是心疼小六,小六要走的关键时刻,怎么会睡着呢?
“大概是不太像见到我们。”小六淡淡的说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皇祖母了,皇祖母的心里,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真的是自己这个孙子?又或者是杨家的血脉?
“这一去,我们只怕是几年都不会回来了!”瑾娘颇有些遗憾的说道。
小六揉揉她的脸说道:“只要与你在一起,处处都是家!”
好吧,瑾娘不得不承认,这家伙还是很会煽情的,居然能在这般时候,说出这样的话。

太后宫中,太后坐在榻上,手中捧着茶碗,但却伤心的掉眼泪。
她的身边此时没有别人,只有玉坠一个服侍着。
“娘娘,要是您舍不得,就让殿下进来您再说上几句话?”玉坠总是不忍心,忍不住开口说。
“舍不得又能怎么样?皇家无亲情,这些年下来,已经是偷来的福气了。”太后擦去眼角的泪水,低声说道。
只是,她也不知道是在说,这是自己的福气,还是宁王的福气,又或者是别的。
玉坠忍不住叹息一声,真是没想到,形式急转直下,就走到了这一步。
宫外的宁王府。
大部分人都要离开京城去兴城,众人的行李都已经打包好了。
贵重物品,小件物品自是要带走的,那些大件的家具之类,瑾娘也没打算带走,只能暂时留在宁王府。
此次离开之后,在未来的很多年他们夫妻应该都会很少到京城,即便是来了,也只可能会住短暂的几天时间,因此,京城的王府里留这么多人就没必要了。
她之前已经在所有的下人中选出了三家人,这几户人家留下来做日常维护就可以了。
将这几户人叫进来,做了一番安排,又对他们警醒一番之后,瑾娘这才让他们出去。
宁王府的人在京城里也算有底气嚣张,这些年,想来在外面也不是很低调,但是以后就不同了,如果还是一如既往的高调,或许会引出祸端,瑾娘不想给未来的生活造成隐患,因此才会特意找他们过来。
等其他的人都离开了,瑾娘自己则在院子里沉默着转了一圈,甚至还用手细细的摩挲了一番,虽然在这里时间不长,但是想到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她还是会有些舍不得。
“王妃,您看什么呢?”严华走进来,大大咧咧的说道。
瑾娘叹一口气说道:“就是要彻底的离开了,有些舍不得罢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人果然是如此,不离开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
这个院子里,有她和小六新婚的回忆。
“又不是再也不回来了,以后如果有机会,还是能回来。”严华大大咧咧的说道。
她便是这样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并不会伤春悲秋。
被严华这一打岔,瑾娘也忍不住失笑了,她这是怎么了,一直也不是这样的人,怎么忽然就会伤春悲秋了?
那点儿伤感被这么一打岔也就没了,瑾娘与严华说了一些闲话,便回房去。
翌日一早,宁王府众人便搬行李上车准备离开京城了。
宁王府的下人本来就不少,这一次又是大规模的搬家,浩浩荡荡的,绵延十里。
宁王府的车队从主子的到下人的,从乘坐人的到搬运行李的,将整条路都挡住了,这样的场景让京城里的人忍不住侧目。
他们看向宁王府一众人的眼神中,却多了一些说不清楚的情愫,这一次,宁王府是真的离开京城了,以后要回来怕是不容易了!
而与他们一样再也不可能回来的,还有另外几位王爷,他们是皇帝的儿子,是之前距离那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最接近的一群人,可是现在,他们要离开京城,意味着从此之后,彻底与大位也无缘了,终其一生,就是一个地位高贵的藩王而已。
出了城门,瑾娘隔着车窗看了一眼,说道:“我们这就要离开了,以后山高水阔,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还会回来的,便是我们不愿意回来,或许别人也会强迫我们回来。”
小六的语气有些沉重,瑾娘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她其实一直想问问,可是小六不说,她也就再没多问,毕竟,小六不说总有不说的道理,他既然不想让自己操心,那就不操心了,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一路之上,宁王府的队伍很是平静,虽然人多,但是进退有度,都能听从指挥。
三天之后,宁王府一行人遇到了刺客,那刺客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宁王夫妇,对于车队里的那些老弱妇孺,已经下人们,刺客很明显都没有兴趣。
刺客们的功夫很是厉害,如同一柄利刃一般的冲向了宁王夫妇豪华的马车。
宁王夫妇的马车周围,有庞大的护卫队伍,而且,很显然,这些人的功夫明显比这些前来刺杀的刺客们功夫要高的多。
刺客们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什么时候,宁王府居然有这样厉害的人了?
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明明知道打不过这些护卫,但是刺客们却没有人后退一步,激战一刻钟之后,三十名刺客无一幸免,全都伏诛。
宁王府也死了一些人,但是伤亡并不是很大,很快的打扫了战场之后,一行人重新开始上路,然而,这一次的气氛很明显凝重了很多,没有了之前的轻松。
对此,小六与瑾娘二人也是忧心忡忡,小六是皇帝的侄儿,并不是儿子,江山与他无关,并不会妨碍别人,为什么这些皇子们连他们都不放过呢?
“要不然……”瑾娘试探道。
“不用,我们继续前行,应该不光是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估计其他的几路应该比我们还要危险!”小六淡然的说道,似乎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里。
“我估计这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这一路上不会宁静,不过,等我们到了封地,情况就好了。”
说出这话的小六,面色之上多了一些狠戾。
既然这些人要杀他,那就要做好留下性命的准备,这世上还没有谁能对他动手之后还能顺利离开。
真是老虎不发威,拿他当病猫了不成?
这些人大概都忘了,他的父亲老宁王可是一代战神,有那样的父亲,就算他一贯表现的并不怎么突出,可也绝对不会是任人宰割的。
实际上也是如此,很多人在十多年过去之后,都已经忘了,当年的老宁王是何等的风采,他们只觉得宁王就是一个纨绔子弟,靠着皇帝和皇太后宠爱的过日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