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西郊大营(加更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倚坐在贵妃榻上,紧蹙着眉头。
她语重心长道,“皇上,你要他封王哀家也没阻着拦着,你給一两个州的封地也就罢了,怎能把西北十二个州都给了他做封地?你就不怕他造反?”
皇上坐在太后对面,沉声道,“儿子自有打算,母后便不必多虑了。”
太后长叹了口气,“你是哀家的儿子,哀家怎能不为你打算,替你忧心?萧甫山本就在西北根基深厚,这手里的东西太多,可就越发不知足得陇望蜀。哀家一想到这些……”
她用帕子沾了沾眼睛,“哀家这心里就怕的很。成王和先前的恭王,可都是你的亲弟弟,他们谁对你手下留情了?”
皇上本不欲与太后说太多,却也不忍看她这般忧心。
“母后,儿子在萧甫山去西北之前,早已和他约定。君臣彼此坦诚相待,守望相助。他在西北,朕在中原。”
太后冷笑,“守望相助?他凭什么要与皇上你守望相助,平等相待?他是臣,帮你守护江山是本分!”
皇上深深叹了口气,跟母后讲为君之道是讲不通的,她在意的是如何把一切权利好处收拢到自己手中。
他自然知道,他是君,萧甫山是臣,可若这个臣子此时有了不臣之心,谁又能拦得住他?
不若许以好处,彼此相安无事。
皇上从另一个角度给太后解释,“母后说说,以突厥之凶猛,可有他人震慑突厥让其归顺,保证其不死灰复燃?”
太后沉思了片刻,把满朝文武想了一遍,除了忠勇王或可一试,别无他人。
可忠勇王府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自然是不能让他去。且他要兼顾东北,也是分身乏术。
她说道,“那你便把突厥之地分给他便是,其他州呢?”
皇上又问,“乌兰关如今是大燕西部门户,直面几百里外的吐蕃百万雄师,母后以为,谁可防守?乌兰关一旦被吐蕃攻陷,大燕的下一道屏障便是廊庭,再就是清泉关。这两处谁来布防?”
太后沉默不语,更是非萧甫山莫属。
吐蕃若要攻打乌兰关,可是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给,哪怕是有二十万大军守在那里,也没人敢打包票一定能守住。
若是她的弟弟和子侄出息,她何至于如此被动?驻扎几十万兵力在乌兰关确保万一又有何妨!
皇上又道,“廊庭到乌兰关虽有千里,中间只有三个州府,处于沙漠戈壁之中。说是州府,实则不过是行商人落脚的小镇。作物只有瓜果,其他粮食作物全无,大军可否依托供给粮草?”
太后道,“那你便把清泉关以南的两个州府加上廊庭以西封给他便是。其他的几个州府又何必都给他?”
皇上笑了笑,“母后,原本四个州都养不起西北军,您让两个州怎么养得起?清泉关南六州地势高,可是比凉州等地更为贫瘠。”
“再者,池原关若要和其他州府驻军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共同抵御突厥吐蕃。若是不把凉州祁山等地划给安西王,他们之间便是断开的,如何畅通无阻?”
自己做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保证西北安全,又让萧甫山无暇顾及京城。
大燕已经在自己手中开疆扩土,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便是好好守住这一成果,开创大燕盛世。

太后被皇上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
其实西北多是些贫瘠之地,没有哪个王爷愿意把封地设在那里。宗室里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宁要中原一州,不要西北十府。”
她叹了句,“罢了,既然你都想好了,哀家还能说什么。”
皇上见她想通了,也缓和了语气,安慰道,“母后不必多虑,安西王已经交出西郊大营虎符,还答应西北军裁军五万。”
说出这些时,皇上心里并没有多痛快,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终究是和萧甫山越走越远了。
太后闻言,脸色却是大好,她坐直了身子,“这么多,他手中相当于一下子少了十一万兵马?”
皇上点了点头。
西郊大营护卫京城,在萧甫山手里,却说不上是护卫还是威慑了。萧甫山但凡有异心,单是西郊大营就足以控制京城。
削减了他这些兵力,即便他手上有私兵,相对来说也不足为惧了。
太后欣慰地笑了,她此时彻底明白,这期间皇上为何对萧宜岚那般宠爱。原来皇上背后和萧甫山还有这些约定,他不过是让萧甫山没有后顾之忧罢了。至于宠爱……
太后心中冷笑了一下。
皇上已是许久未见太后这般赞许地看他了。
太后笑道,“西郊大营将领,皇上可有合适人选了?”
皇上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思来想去也定不下该让谁来接管。
大燕有能耐的将官,英国公与萧甫山关系太近,靖国公是萧甫山表哥,吴峥与萧甫山亲近,都不合适。忠勇王已经手握东北军和三丰大营,更是不合适。
太后见皇上沉默,便猜到他还定下此事,便笑道,“西郊大营离京城最近,得在自己人手里才行。刘祁是哀家亲弟弟,又是你的舅父,自然不会有外心。不若让他兼着吧。”
皇上虽对刘祁此人不喜,可母后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西郊大营必须得在自己信得过的人手中才行。刘祁虽没本事,可西郊大营的将官都是猛将,跟随萧甫山多年,都是有一身的好本事,他们能把西郊大营撑起来就行了。
皇上最终是点了头。
太后笑呵呵的,如此算来,萧甫山忙碌一番,得了好处的还是刘家。
虽说刘家失了些银子,可西郊大营可比那一百五十万两有用多了!
太后脸上的笑容越发柔和,“说起来你那大表弟刘贺,也该给他个差事做,不若让他去西郊大营做个校尉。”
皇上皱了皱眉,刘贺不学无术,胸无点墨,更是半点功夫也无,连个卫兵都当不得,做校尉岂不让人笑话?
“母后,刘贺不合适,西郊大营的尉官身上本事可都是实打实的。”
太后道,“别的官员还能给自己子孙荫封个职位,刘贺做尉官怎就不使得了?本事都是慢慢练出来的,你让他在街上游荡一辈子,他什么也学不出来。”
“你舅父去做了西郊大营的大将军,有谁敢笑话了他去?哀家让他管的严一些,总能出息的。”
管事宫女端了一碟子火绒酥饼放在皇上手边的矮几上,“皇上,这是太后娘娘特意吩咐奴婢为您做的。”
皇上捏起一个酥饼,还是热乎的。
“母后既如此说了,便让他去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