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章 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籽晶莹剔透,就像珍珠一样,看的老夫都舍不得吃了。”宁大人感叹了一句。
众人皆点头,那籽确实如玛瑙一般,吸引人的目光,让人舍不得去品尝。
巧真让几人品尝,石榴很甜,把籽放进嘴内一咬,一股股甜甜的汁液就进了喉咙,如同甘泉。
“不错。”几人点头称赞。
“这样的好东西不能流通太可惜了,要是进了京城就是稀罕物。怕得争抢了。”宁大人神色间充满了可惜。
巧真笑了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其实不流通也好,每一个地方都有那个地方的特色,人只有在那个地方吃过看过,才算真正来过,才会不虚此行,不然京城什么都有,也就不稀罕了。”
“你说的也是。”宁大人点头,他没有想到巧真还能有这份见解。
“说起这个石榴,它还有一个故事呢,不知道父亲和伯父可有兴致听听。”巧真想起了石榴的传说。
“哦?说来听听。”镇国公最先起了好奇,宁大人也点头,陈轩宇坐在里面看着巧真,眼内一直露出爱意。
“传说某个朝代,有个叫张骞的官员,皇帝派他出使别的国家。张骞奉旨出了京城,一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历尽寒热饥渴之苦。
他越向西走,路越艰险,又加上水土不服,闹得张骞和一行人都心满肚胀,不思饮食;虚火上升。口舌生疮,张骞满腹无奈,可领了差事又不能不尊。只能坚持。
这天,张骞和随从人员来到昆仑山下。他们此时是又饿又累,实在是走不动了,张骞只好传令找个背风地方休息。
人都歇息了,可张骞没有,因为张骞有个毛病,他每到一个地方从不歇脚。都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找老人问问,和年青人。年老人谈谈,了解着各地的风俗习惯,长着见识。
此时张骞也和以前一样,他忍着饥饿、病痛。独自顺一条山路向前走去。拐了几个弯后。他隐约听到远处有人讲话。
他觉得稀奇,这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人讲话呢?他忍不住好奇人,循着声音一边望,一边鼓起劲走去。
走了一阵,声音没有了,他疑惑的抬头看时,只见路边有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
张骞觉得奇怪,这里怎么会有这样一块石头呢?还有他听到的声音怎么也没有了呢?
张骞绕着石头开始看。朝西的一面写着“通天路”三个大字。
看到这三个大字,张骞震惊了。通天路,那是通往天上的吗?他犹豫了,是向前走,还是拐回去?他拿不定主意。
正当他苦思时,前边又传来“咯咯”的笑声,听声音像是女子发出的。
张骞下了决心,他要弄明白这路通向何处,他又迈步向西走去。
哪知他才刚走三步,一股狂风突然刮起,风很大,吹得地动山摇。
张骞害怕了,他连忙闭上眼睛,不敢动,也不敢偷看。
风过后,张骞才敢睁眼,他一看,四周全成了直陡陡的石壁,把他圈在里边,向上看有十来丈高,他好象掉在井里。他是这么回事,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来的,他想不通。
张骞想出去,可那是不可能的事。那么高,他又不会飞,怎么可能出的去呢?
就在这时,上边传来一男一女的争吵声。
张骞仔细的听着,就听一个脆滴滴的女声说:“王母命我引他上天,你为何把他阻拦?”
张骞一愣,王母?上天?这是神话吗?
接着他又听到一个瓮声瓮气的男声说:“怕是你这仙姑思凡想嫁人!别拿王母做借口,小心我去玉皇大帝面前告发你。”接着是一阵狂笑声,上边又静了。
嗬,原来是天上神仙。张骞很吃惊,他们说的那个人是自己吗?他拿捏不准。
就在张骞手足无措时,一根白绫带落下来。
张骞见白绫心内一喜,知道是有人要搭救自己,他忙上去拽住白绫带,只觉身体一轻,他随带向上飘起。
只眨眼的功夫,张骞从那“石井”中出来,悬在半空。原来这白绫带是一位仙姑的腰带,是她把张骞救出来的。
张骞顾不得惊讶,自己可是在半空中呢,他死死拽着白绫带,随着仙姑向西“嗖嗖”飞去。
一会儿功夫,扯得紧绷绷的白绫带突然一松,仙姑不见了,张骞摔落了下来。
停了片刻,张骞稳了稳心神,开始打量起来,他的前面是座石牌坊,牌坊上雕着“西天瑶池”四个大字。
张骞惊的张开了嘴,他咋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凡人,竟来到仙境。这得是多大的福分啊。

他壮了壮胆,走过牌坊,向里张望,只见里面是一片树绿花红,处处水碧草青。可真是一片仙境啊。张骞觉得心旷神怡,他去掉了紧张,变得轻松起来,双手一背,慢慢悠悠走起来,四处打量着。
在一个朱栏玉砌的亭子旁边,他看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只见上边红花朵朵,挂着一个个拳头大的果实。
张骞停了下来,细细端详这棵果树。他走了许多地方,还没见过这种果子。他很好奇,这是什么果子?张骞想弄个明白,他看看四周没有动静,便小心的伸手摘一个。
可怎么吃呢?寻思了下,他用指甲抠开硬皮,剥开一看,里面一排排一层层满是珍珠玛瑙般的籽儿。
张骞心里觉得不可思议,他小心翼翼的掰了一个籽儿,大着胆子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甜汁四溢。他又掰了几颗,一起扔进嘴里。那籽儿甜中带酸,郁香可口。籽儿好吃,他索兴掰了一手心,捂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起来。吃了几口籽儿后,顿时感到口舌滋润,肚里的胀满也无影无踪,心里十分爽快。
张骞觉得满意极了,他想:不知这是什么珍奇异果,看来能清热生津,消食化积。我干脆偷偷摘几个,一来路上吃,二来留下种子,带回去让老百姓栽种。这样也算是造福于民。
他想到做到,踮起脚就去摘果子,哪知道他伸手刚摸着一个大点的果子,忽然传来喝斥声:“何人如此大胆,敢偷摘王母的石榴!”随着喝斥声,那个带张骞上天的仙姑款款而来。
没等仙姑再开口,张骞连忙作揖施礼,把他奉旨出使,路上诸多艰辛,眼下水土不服,腹内胀满,口舌生疮,吃了这果的籽儿,竟好了的许多的事儿,和仙姑讲说了一遍,又恳求仙姑赏赐几个石榴让他带走。
仙姑一听作了难,摇摇头,连说不中。接着把情由告诉张骞。
原来是王母在天上见张骞旅途遥远,行走艰难,起了怜悯之心,这才命仙姑引张骞上天。想送给他一些桃呀、梨呀、枣呀以备路上吃。好让张骞不那样辛苦,只是这石榴天上只有一棵,结的果子还不够玉皇大帝吃哩,没有旨意,哪个也不敢私摘一个。这可是重罪,她一个小小的仙姑可做不了主。
张骞听完仙姑一席话,感激地说:“多谢王母仁兹待人。只是桃梨杏天下到处都是,谁也不稀罕。石榴人间没有,若能给我一个带回去,让百姓栽种,也是王母为黎民办了件好事。”
仙姑被张骞说动了心,就摘了一个递给张骞,叫他快到“西天瑶池”的牌坊下,等一会儿送他下天。
张骞把石榴揣进怀里,顺原路回去。而仙姑正要拾起石榴树下的石榴皮时,一阵笙瑟奏鸣,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来了。
玉皇大帝问王母:“听说有个仙姑要下凡去找张骞?”他显然是听了先头那个瓮声瓮气男声的进言。
王母听了,急忙解释道:“仙姑是我派去的。张骞出使别国,这一路上辛苦,是我让人送他些桃李,好路上解渴。”
玉皇大帝没再追问,只是叫王母少管人间闲事。说完玉皇大帝和王母说着来到石榴树前。
玉皇大帝看见地上有几片石榴皮,问仙姑谁动过石榴?仙姑情知隐瞒不住,就把张骞摘石榴、她送石榴的事讲了。
玉皇大帝听完勃然大怒。觉得张骞太不把天上的人放在眼内,他命仙姑去追回石榴,若是追不回他定重重惩罚。
仙姑听后失急慌忙来到“西天瑶池”牌坊下。找到了张骞,她告诉了张骞玉皇要追回石榴。
张骞问仙姑怎么办?仙姑想了下,叫他不要怕,快点走就是了。
张骞照仙姑的吩咐,紧紧的拽住她的白绫带。仙姑一纵身,到了飘渺的云雾中。张骞忙捂住眼,他觉得身体飘了起来,耳边响起“呼呼”的风声。
那个在石井上和仙姑争吵的天神,看到仙姑送张骞下天,忙去报告给了玉皇。玉皇大怒。不听王母的劝阻,命天神用箭射断了白绫带。
张骞手中的白绫带突然松了,他的身体在空中打起转来。张骞心惊,他睁眼一看,是白绫带断了,张骞慌了,这可怎么办?这要是摔下去,准会粉身碎骨。(未完待续。。)
ps: 四更到,谢谢亲们的支持。推荐本书,书名《穿越之步步荣华》。作者:钱家女儿。简介:穿越女带空间萌宠,在异世谋得一生荣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